記者毛敏 特約記者馮璇
1月22日,暖陽高照,春日可盼。
下午3點,應城市城北辦事處韓灣村“幸福食堂”門前,三三兩兩的老人在和煦的陽光下聊著天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;顒邮依,有的老人在看新聞,有的下棋、打牌,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讓老人們靜享晚年生活。
一會的工夫已是下午4點半,晚飯時間到了。從四處聚攏來的老人們有序地分坐在9張餐桌邊,等待著工作人員為他們分餐。
“這里飯菜好吃,方便也不貴。”曾因一個人吃飯不及時,還常常就著咸菜啃煎餅應付,73歲的村民韓忠海長期營養不良。剛開始,他從家到村里的“幸福食堂”,走一路得歇三回,“現在,腿腳都利索了,一抬腳就能過來”。
90歲的韓家志每餐吃飽后,還打包一份帶回家給老伴。“她癱瘓在床6年了,以前我天天要燒火做飯,人做得很累做得還不好吃。”韓家志說,有食堂后,她吃得好,自己也沒有了做飯的煩惱。
土豆燒肉、炒小白菜、炸小魚、炒蘿卜絲、豬肝瘦肉湯、蘑菇燉雞湯……“幸福食堂”每天提供兩餐,每餐三菜一湯。注重葷素營養搭配,每周不重樣的伙食,讓在這里就餐的老人們頻頻豎起大拇指。
韓灣村有251戶1067人,其中60歲以上老人百余人。村民韓麗軍在廣東打拼多年,返鄉當選村支書后,走訪獨居老人時發現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存在自己做飯難問題,剩菜剩飯熱了一遍又一遍,有些甚至饑一餐飽一頓。
“一定要讓老人們吃上熱飯熱菜,安享晚年,也省去了在外務工子女的牽掛。”韓麗軍說剛就干。
在村集體經濟薄弱的情況下,2019年6月,韓麗軍在村民微信群中倡議創辦“幸福食堂”,得到積極響應。大家紛紛慷慨解囊,捐款額達5萬元。年僅11歲的韓思辰將家中40個雞蛋捐給食堂。五保老人韓元發將自家的房屋借給村里辦“幸福食堂”。村副主任韓愛紅義務當食堂管理員。
2019年7月1日,韓灣村“幸福食堂”投入使用,有18位老人就餐,飯菜按成本價供應,剛開始試收生活費每月500元。運行3個月后,收費降至每月450元。
“‘幸福食堂’日常運轉所需要的糧油等部分來自于愛心人士的捐贈。”韓愛紅介紹說,這不僅減輕了村級經濟負擔,也真正地讓老年人感受到來自社會大家庭的幸福和關愛,在村內營造了文明向上的新風尚。
2020年3月,全新的“幸福食堂”建成后,增設了住宿區,免費提供給村里高齡、空巢老人居住。
“每天都有人幫忙洗衣服、照顧起居、打掃衛生。”說到住在這里的感受,81歲的村民韓其成表示,自己中風后手腳不便,兒女在外打工,老伴也不在了,多虧“幸福食堂”周到細心地照顧,讓自己安享晚年。
“村里這么照顧我們,我們也要發揮余熱。”在韓其成的提議下,去年5月,住在這里的老人和村干部一起開墾了一塊菜地,為食堂提供新鮮食材。種菜老把式韓其成作為技術指導,大家齊心協力為“幸福食堂”添磚加瓦。